掉頭髮掉不停,該怎麼辦?

早上起床第一眼看到鏡中的自己,卻發現髮線位置是不是比上周更後退了?洗完頭後的排水孔總是堆滿了頭髮,隨手撫過頭髮,指尖傳來的不是絲滑柔順,而是一根根脫落的髮絲。

掉髮這件事,是現代人最無聲卻深刻的煩惱之一。不論是出社會的上班族、還是生活多重角色交織的母親、又或是努力養家餬口的父親,每個人都渴望在鏡中看見自己最精神的一面。而髮量,就是那道自信的邊界。

但掉髮的真相,遠不止「壓力大」這麼簡單。今天就跟著ELLO一起了解掉髮的根本原因,幫助大家真正理解自己的髮況。

為什麼會掉頭髮?

頭髮的生命歷程可分為「生長期」、「退化期」、「休止期」與「脫落期」。其中,約有80~90%的髮絲處於生長期,其餘則陸續進入退化與休止階段。當任何一個內在或外在因素打亂這個週期,便可能引發異常掉髮。以下為6個常見掉髮原因:

🔸雄性禿(Androgenetic Alopecia):它與遺傳有關,核心成因是一種名為DHT(二氫睪酮的雄性荷爾蒙衍生物。當DHT結合到頭皮毛囊的感受體時,會導致毛囊逐漸萎縮、變細、休止,最終停止生髮。注意啦!這並非男性專屬困擾,女性也會受到影響,只是多為整體變稀而非特定禿區。

🔸壓力型掉髮(Telogen Effluvium):當身體遭遇壓力、重病、創傷或產後激素轉變,原本穩定的毛囊會大量進入「休止期」,2~3個月後就會表現為大面積掉髮。壓力型掉髮的特點是突然發生、整體稀疏,且通常是可逆的喔!

🔸甲狀腺功能異常:無論是亢進或低下,都會擾亂毛囊生長周期。因為甲狀腺素直接影響新陳代謝與細胞分裂,當分泌異常時,毛囊的營養與生長訊號將受阻,進而出現掉髮。

🔸營養不均衡:由於頭髮由角蛋白構成,原料,影響生長效率,造成髮若蛋白質攝取不足,或缺乏如鋅、鐵、維生素B群等微量元素,毛囊將缺乏能量與絲軟弱易斷。

🔸藥物或荷爾蒙變動:像是避孕藥、抗憂鬱劑、化療藥物、抗凝血劑等,這些皆會影響毛囊生長週期的藥物,可能會使髮絲提前進入休止期,導致一段時間的毛髮稀疏。

🔸其他原因:如曾經患有頭皮慢性發炎、脂漏性皮膚炎、黴菌感染(如頭癬)等問題,則毛囊周圍的發炎反應可能破壞正常組織,導致不可逆的毛囊萎縮或疤痕性掉髮!

掉髮該如何於日常生活中預防?這些保養觀念你做對了嗎?

掉髮雖難避免,但透過日常生活的調整與健康管理,可以有效預防或減緩髮量流失。

調整生活作息

規律睡眠有助於內分泌平衡,減少壓力賀爾蒙的分泌,讓毛囊得到穩定的修復與再生環境。

均衡飲食補足營養

蛋白質、鐵、鋅、生物素(維生素B7)等都是維持髮絲健康的關鍵。可多攝取深綠色蔬菜、堅果、蛋類、豆製品與海鮮。

減壓與情緒管理

慢性壓力會促進掉髮相關賀爾蒙(如Cortisol)上升,建議透過運動、冥想、深呼吸等方式紓壓。

避免過度造型與染燙

高溫電棒、吹風、長期染燙會破壞髮絲與毛囊結構,應減少頻率並使用修護產品。

維持頭皮清潔與溫和護理

定期洗髮、按摩頭皮、避免長期堆積油脂與角質,是保護毛囊的重要基礎。

延伸閱讀:頭皮保養不是可有可無:全球風靡的護理秘訣與清潔7步驟

選對洗護產品有差!成分推薦、避免成分與使用建議

✅ 有效成分推薦

成分

功能

Caffeine(咖啡因)

刺激毛囊血液循環,延長髮絲生長期,臨床研究支持其促進髮根活性。

Adenosine(腺苷)

可促進毛乳頭細胞增殖,有助於毛髮密度提升,溫和不刺激。

Biotin(生物素)

參與角蛋白生成,改善髮絲斷裂與脆弱問題。

Niacinamide(菸鹼醯胺)

幫助頭皮抗氧化,並增強皮膚屏障功能。

Peptides(胜肽)

許多生長因子胜肽能活化毛囊幹細胞,促進髮絲再生。

❌ 儘量避免或謹慎使用的成分

成分

為什麼要避免?

注意事項

SLS/SLES(硫酸鹽界面活性劑)

雖能有效清潔油脂,但容易造成頭皮乾癢、屏障破壞,長期使用恐使頭皮發炎、間接影響毛囊健康

建議選擇標示為無SLS/SLES的溫和洗劑

Parabens(防腐劑)

雖目前多數研究認為Parabens安全,但部分消費者擔心其類雌激素活性可能對荷爾蒙有潛在干擾

可選Paraben-Free標示產品,避免長期大量使用

Silicone(矽靈)

雖能瞬間讓髮絲柔順,但若未徹底清洗恐造成堆積,阻礙毛孔與毛囊呼吸

適量使用後定期深層潔淨即可

Alcohol(酒精類)

某些洗髮精或養髮液中含高濃度酒精,可能導致頭皮乾燥脫屑

建議選擇含酒精比例低且添加保濕成分配方

使用洗護產品時,請注意按摩方式與清潔溫和度,過度搔抓、使用高溫水都可能使頭皮屏障受損,影響髮根穩定性。

掉髮常見迷思與錯誤做法

迷思

真相

每天洗頭會讓頭髮掉更多?

錯。正常洗頭清潔時脫落的髮絲多為本就進入休止期的頭髮,並非因清洗才掉落。

多吃黑芝麻有助長頭髮?

部分食物如芝麻含營養成分,但單一食物不足以改變毛囊機能,仍需均衡營養與生活習慣搭配。

把頭髮剪短就不容易掉?

錯。髮絲生長由毛囊控制,剪短僅改變外觀,不影響掉髮根本。

擦辣椒、生薑水會長髮?

沒有科學證據。強烈刺激反而可能引發接觸性皮膚炎,損害頭皮健康。

染燙越多會越掉髮?

是的。化學處理會破壞髮絲結構與毛囊健康,應儘量減少染燙頻率或加強修護。

 掉髮問題不應只靠網路偏方或聽說療法解決。迷思往往來自焦慮下的急就章,但越是著急,越容易陷入無效或反效果的錯誤行為。唯有理解頭皮與毛囊的生理原理,才能用正確方式改善髮況。

掉髮常見5大問題

Q1:每天掉幾根頭髮算正常?
一般人每天掉落50~100根頭髮屬於正常範圍。這是因為毛囊的生長週期會自然進行「替換」動作,只要整體髮量穩定、新生髮穩定長出,就不需太過擔心。若突然掉髮量暴增(例如每天掉超過200根)、或出現明顯稀疏區塊,建議尋求醫師協助。

Q2:女性也會有雄性禿嗎?
會的。女性型雄性禿(Female Pattern Hair Loss)是常見的掉髮類型,通常出現在更年期前後。女性掉髮多表現為整體稀疏而非局部禿落,尤其在髮頂區域較明顯。雖然女性DHT濃度低於男性,但毛囊對DHT敏感性也會影響落髮狀況。

Q3:掉髮真的能恢復嗎?
這取決於掉髮的類型。像壓力型、營養型、藥物影響型掉髮多為可逆,只要移除誘因、加強保養即可恢復。而若是雄性禿、疤痕性掉髮等毛囊結構已永久受損的情況,就難以恢復原有密度,只能靠藥物或植髮等方式改善。

Q4:應該要看皮膚科嗎?
若有以下情況,建議儘早就醫:掉髮量突然增加、掉髮伴隨頭皮癢或紅疹、家族有禿頭史、自己已明顯感覺髮量減少。皮膚科醫師可藉由頭皮鏡檢查、抽血等方式診斷病因並給予合適治療建議。

Q5:育髮液真的有效嗎?
市面上的育髮液效果因成分不同而異。像Minoxidil是目前唯一獲FDA核准的非處方外用育髮成分,對初期掉髮者效果佳,但須持續使用才能維持效果。Caffeine與Adenosine等成分也具科學研究支持,但成效需長期觀察且因人而異。


掉髮真的是一個令人困擾的大難題,但是透過這篇文章,ELLO相信大家都知道可以從哪些方向著手進行改善,像是讓自己多放鬆一點、使用適合的洗護產品以及維持穩定的睡眠,都是改善掉髮的一個步驟!如果想要找養髮噴霧,也可以參考看看ELLO研舒肌的益生菌頭皮養護精華噴霧(點我)喔!

還想知道更多保養小撇步?快來追蹤 ello.probiotic 吧!